“他是一名忠诚尽职的警察,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哥,但是,却只有43岁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天津市长泰监狱六监区民警杜艳涛难掩悲伤。他所说的大哥就是六监区原监区长、一级警长张治国。2020年4月16日中午,张治国在监管区封闭执勤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这一天,也是张治国连续封闭执勤的第25天,再有3天这次封闭任务就要结束了,而他却倒在了挚爱的工作岗位上……疫情来袭,张治国主动请缨,在抗疫斗争中因公殉职。近日,天津市委决定,追授张治国同志“天津市优秀员”和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张治国1977年3月出生, 1997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从警20余年。他先后在天津市河西监狱九监区、侦查保卫科,天津市长泰监狱十监区、劳动改造科、六监区等岗位工作,曾获优秀公务员、监狱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担当作为,创新竞进,攻坚克难,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从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张治国就始终秉承“教育人改造人”的理念,用真诚真心唤醒服刑人员的良知,让他们迷茫的眼神重新燃起希望。参加工作初期,一名服刑人员参加了监狱组织的函授学习,该服刑人员担心自己文化基础弱,不能通过考试,张治国就经常鼓励他,利用休息时间辅导他,最终该服刑人员取得学历,出狱后顺利回归社会。 1998年10月,组织安排张治国担任“钢管衬塑”项目研发组的技术验证员。这对机电专业毕业的张治国是一个全新挑战,他立刻找来书籍资料,从零起步,与同事一道全力开展项目试验,分析数据、修改图纸。经过两年的攻关,项目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为天津监狱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年,张治国又被抽调到监狱局“12.8工程”办公室,负责新监狱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他迅速进入角色,以一股狠劲、钻劲与韧劲,一头扎进了工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把体弱多病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完全托付给妻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但是,对项目中的每一个建筑参数、每一条线缆管件规格、每一个混凝土预制件尺寸,却都如数家珍。他不分昼夜审图纸,下工地看进度把质量,保证建筑设施如期完工交付使用。 2019年,张治国被调任长泰监狱劳动改造科科长。“治国是从监区调过来的,虽然与服刑人员打交道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科室的案头工作,却不太熟悉。”长泰监狱劳动改造科民警李虹和记者说,“作为科长,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虚心向每一位同事求教,很快,对各项业务就都‘门儿清’。”监狱要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张治国负责主持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科室里的一位老大哥在这方面是内行,张治国便“拜师学艺”,从老大哥那儿借来四本书,稍有空闲,他就仔细研读,做笔记,有不懂的就向老大哥虚心请教。“不仅好当学生,他还乐于当老师,而且对待同事,他总是面带微笑。”李虹说,“监狱局修订服刑人员计分考核规定,治国的监区工作经历便派上了用场,他有‘实操’经验,再回过头来看文件,就更能贴合实际,他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带领我们一起研究计分条款,厘清条文涵义。” 疫情来袭,监管改造系统于大年初二启动战时机制。那天,张治国刚值完班,拖着疲惫的身躯正准备回家,接到集结命令后,他没有一点犹豫,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他说,自己是员,又是监区长,还参加过监狱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这样一个时间段必须上。他只是用电话向母亲和同为监狱警察的妻子报了声平安,嘱咐了13岁的儿子几句话,就义无反顾地返回监管区,成为全系统第一批“逆行者”,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战斗中。 带头报名封闭轮勤,坚守监区抗疫阵地,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疫情防控,抓基础、抓消杀、抓检查;监管安全,抓排查、抓疏导、抓防范;服务保障,抓训练、抓管理、抓落实……张治国每天像上满弦一样,对每一项工作都慎始如终。 监狱职业属性特殊,既要抓疫情防控,又要抓服刑人员教育管理,可谓“两线作战”,不得有丝毫马虎。张治国深知作为第一批冲锋的战士,肩上责任重大,必须把基础打牢。他合理调配警力,时刻关注疫情形势发展变化,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他认真研究制定监区封闭管理、卫生消杀、分区域就餐等制度,全方面开展防疫知识和心理疏导讲座,确保“双战双赢”。为了让后面封闭执勤的同事能够“有章可循”,张治国反复推演监区各项防控工作,制作“工作模板”视频,供大家学习参考。“比如,车辆开进来,监狱民警需要穿着防护服,用酒精擦拭车内方向盘、挡把等所有手能接触到的部位,张治国边指导、边录制,哪怕落下一个角落,他都能敏锐发现,及时纠正。”长泰监狱办公室民警夏斌对记者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每天变动的确诊病例人数,服刑人员心理也起了波动,监管安全压力骤增。张治国始终绷紧安全弦,坚持在对全监区服刑人员进行普遍谈话的基础上,全方面开展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名服刑人员情绪消沉,张治国捕捉到这一情况,马上带领监区值班干警对其进食、睡眠、行为举止等情况反复观察,先后4次与其进行深入谈话,通过心理疏导、政策讲解、缓解压力等方法,及时稳定住其情绪,消除了安全风险隐患。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张治国带领监区干警对服刑人员进行谈心谈线余人次,确保了监管秩序安全。 多年的监狱工作,张治国养成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2020年4月15日,距离换防日仅剩4天。当晚十点多,他在工作日志上一丝不苟地写下当天开展的工作: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服刑人员教育活动效果、第32个爱国卫生月部署情况、生产原材料周转情况、某服刑人员慢性病用药情况……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之后,工作日志竟再也无法更新。 六监区分为上下两层楼,20多个监舍。张治国作为监区长,很少在办公的地方指挥,每天都在监管现场,像“陀螺”一样各处旋转,手持对讲机和笔记本是他贴身携带的必备品。从清晨到深夜,他平均每天在监区内走30多趟,一遍遍地叮嘱、一遍遍地检查、一遍遍地确认,不知疲倦,从不懈怠。大家都说,六监区的安全是张治国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关心照顾,这是每天跟张治国在一起工作的六监区民警最大的感受。“平时在业务上,他对我们要求严格,又耐心指导,从怎么样来规范填写报表、用专业软件报送材料,到怎么给服刑人员做思想工作才能形成有效沟通等等,他都手把手地教我们。”长泰监狱六监区民警杜艳涛说,“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给服刑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到监舍检查开窗通风和卫生情况、维持劳动现场防疫秩序,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在杜艳涛眼里,张治国总是替大家着想。每天中午,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服刑人员聚集用餐,通常把他们带回监舍,下午再返回习艺车间,这期间,张治国就主动留在监控室值班,让别的同事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平日里,张治国为人朴实、开朗、憨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张大队”。“最后一次见到他,是4月16日11时左右,服刑人员结束习艺劳作,从劳动现场返回监区,他就在旁边认真地检查监督。”长泰监狱六监区民警王奇说起最后一次见到“张大队”的场景,仍历历在目。11时20分,在监管区指挥部汇报工作后,张治国还要返回习艺劳作现场再做一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就在这路上,他突然感到心脏不适,一下扑倒在路边,后经多方抢救无效去世。“封闭执勤期间,工作任务繁重,我们都会时不时地感到疲倦,但‘张大队’从不喊累,总是鼓励我们,传递给我们正能量。”王奇说道。 4月16日这天,张治国已连续封闭执勤25天,离他完成这次封闭任务还有3天。但是,他疲惫的身躯终于还是倒下了,没有来得及与心爱的妻子再见一面,没有再跟母亲唠唠家常,也没能看看儿子学习怎么样,带着对家人的眷恋和对监狱事业的热爱,生命永远定格…… 对于党的监狱事业,张治国忠诚无悔,用生命诠释了“担当”二字;但对于家庭,却留给心爱的妻子和正在成长中的儿子无尽的悲伤。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张治国离开后,妻子常常睹物思人,回忆着两个人携手并肩面对生活风风雨雨的场景:刚结婚不久,张治国的父亲就去世了,然后孩子出生,岳母查出癌症晚期,张治国以他厚实的肩膀为妻儿筑起港湾;双警家庭工作忙碌,他也总是对妻子说,“你腰不好,把家里的活留着,等我回来再干”;不管多忙、多累,回到家里,张治国总是阳光灿烂、喜笑颜开,给家人做饭,陪老人聊天…… 张治国还许了很多愿望,他曾说,十多年没有完整的假期,等疫情结束,要给爱妻补个“甜蜜时光”,重温那十指相扣、缓步街头的浪漫。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监狱安全,即便是居家备勤阶段,他也只能在自己家和母亲视频聊天。他曾说,等疫情结束,要好好陪陪妈妈,带她看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他曾说,孩子正值青春期,需要更加多的关心和陪伴,要每周抽出半天时间陪孩子出去走走、玩玩,跟他交流一下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等我回来……”言犹在耳,却永远无法兑现。未曾白首,却已生死相隔。张治国遗体火化那天,正是他与爱妻结婚十六周年的纪念日。 张治国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但却用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无私的情怀和在监狱执法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行动践行了员的初心和使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李倩)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详细】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详细】